一峽秋水向天橫
——走筆禹州白沙湖
田新
一 秋氣漫漫秋云飛
當(dāng)我于一個清秋的下午,,佇立于豫中地區(qū)的禹州白沙湖畔時,,迎面撲來的秋風(fēng),,是著實能引人思緒輕揚的,。和春風(fēng)不同,它沒有那種讓人烘烘然而發(fā)熱的感覺,,而是涼絲絲地讓人始終清醒著,。在其吹拂中,,你更容易進(jìn)入沉酣的思索狀態(tài),。你會思索年景,思索收成,,思索自己一年來的心路歷程,。
河南省地處天下之中,又稱中州,,自古多人文勝跡,。黃河、淮河奔流于大地之上,,太行山,、嵩山雄踞于天穹之下。發(fā)源于嵩山支脈少室山的潁河,,橫貫禹州市全境,,再向東南流淌近千里注入淮河。1951-1953年,,在潁河上游白沙鎮(zhèn)附近建成了白沙水庫,。這是新中國最早興建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之一。半個世紀(jì)來,,經(jīng)幾代建設(shè)者們的不懈努力,,這里已由最初單一的水利設(shè)施,演變?yōu)槿谒?、養(yǎng)殖,、培訓(xùn)和旅游為一體的禹州白沙湖水利風(fēng)景名勝區(qū)。
蒼蒼側(cè)柏下,,依依竹林間,,氤氳而起的秋氣是使人沉醉的。桂園中,,粗壯的桂樹枝干呈一派蒼古之色,。但那桂花的香氣,卻是極淡極柔,又極雅極有韌性的,,以款款漫漫之勢沁入你的肺腑,。徜徉在大湖中的龜島上,林中疏落的白楊樹亭亭華蓋,,上接蒼穹,,呈傲岸不屈之勢。山野,、河川之間那秋天的氣息,,確實能夠把你從都市出來時發(fā)澀的眼神、板滯的思維,,給你慢慢蕩漾掉,、風(fēng)化掉。
距黑龍?zhí)恫贿h(yuǎn)處,,幾溜子高粱挺著苗條的身影,,垂著嫣紅的小臉。想那潭里的蛟龍和鱉精,,看到這一群高粱的倩影,,也會頓生我見猶憐之心,不忍再在河谷中興風(fēng)作浪吧,。更遠(yuǎn)一些的田野里,,玉米立著一大片、放倒一大片,。農(nóng)夫的身影,、小四輪的車影,都在晃動,。金黃的柿蛋子,,高掛于坡坎上老柿樹的枝椏間,顯得淡定而自足,。蕭疏蘺畔,,隨意而長的一叢叢麥穗花,微搖著一片胭脂色的穗子,,恰似笑吟吟的鄰家女孩子,。此時,這漫天秋氣會深潛入你的肺腑,,清冽,、舒爽,讓你頓感天地曠遠(yuǎn),,清秋無限,。
秋陽是金燦燦的,,但并不熱烈難耐。陽光下于湖濱散步,、沉思,,更是人生長旅中難得的閑適。黃櫨葉,、紅柿葉,,是秋姑娘身上變幻的彩衣,絢爛嬌俏而又雍容有度,。湖面上七,、八個水鴨子或在緩緩游動,或一點頭扎進(jìn)水里,,半分鐘才從另一處冒出來,,悠悠然而不躁動。時不時有幾只黑白鸛鳥翩然飛過,,那軌跡有點象一個個句號,,恰似在凸顯著這白沙湖金秋的豐潤和圓滿。
夕陽映半天緋紅色云霞,,蒼山、平野都處于一派靜穆之中,。間或會有數(shù)片黃澄澄的小銀杏葉,、大梧桐葉,恰似從云天寄來的信箋,,飄落于你肩上或腳下,。你會頓覺自己的整個身心,在這些個秋日里,,是如此的開朗,,如此的“覺今是而昨非”。
我曾陶然于那陽春三月的朝氣蓬勃,,現(xiàn)在在這伏牛山麓,,我更醉心于白沙湖之秋的坦蕩和灑脫。
二 蕩舟于天水之間
小住一宿,,翌日晨起,,我與好友吳兄上了一僅容兩三人的小舟,劃入了白沙湖的萬頃水田中,。藍(lán)潤潤的湖水波瀾不興,,于小舟下綢緞一般溜開去。此時我的心是沉靜的,,是那種能放下一切世事的,,了無掛礙的沉靜,。
白沙水庫可調(diào)節(jié)庫容為2.95億立方米,雨季攔蓄潁河上游洪峰,,能有效消除水患,。在位于逍遙嶺東側(cè)全長1316米的大壩下面,已建成面積達(dá)600平方公里的白沙灌區(qū),,灌溉著30萬畝豐產(chǎn)農(nóng)田,,極大地促進(jìn)了禹州農(nóng)業(yè)發(fā)展。庫區(qū)水面19平方公里,,可養(yǎng)殖面積1 0平方公里,,年產(chǎn)鮮魚150萬尾。在這若大水泊里行舟,,甚是快哉,!
以我個人的性子,一般和二般,,我都不會去城市里人民公園狹窄的小湖面上搞什么劃船之類的游戲的,。因為在這樣的地方,是找不到蕩舟的真感覺的,。我曾在豫北安陽的小南海和豫中舞鋼的龍泉湖船行,,此時,我與吳兄從容伸展開雙臂,,在白沙湖中揮槳行舟,。能與一相知相契的老友,憑舟“散步”,、閑話古今,,真是一堪稱極致之景。
抬頭,,兩只灰鶴無聲息翔過頭頂,,沒入遠(yuǎn)處巖岡上高高的疏林。平視開去,,滿湖清流在朝陽的金光涂染下,,恰如萬點龍鱗,瑰麗生輝,。我不禁低誦起南宋詩人張孝祥的代表詞作——《念奴嬌.過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fēng)色,。
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yīng)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溟空闊。
盡挹西江,,細(xì)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此地確非江南大澤——洞庭湖,此時是早上也非月夜,,我與吳兄又都是凡夫俗子,,并非雅士高人。但我想我們與古人的心境,,是相通相融的,。能得此浮生半日之閑,在浩淼煙波之上,,做一次放逐自我之旅,,甚是心慰。是的,,任清風(fēng)拂掠著衣袖,憑一葉扁舟,,行于玉界瓊田,。我邀萬象為賓客,短發(fā)蕭騷,,穩(wěn)泛于滄溟,。
我知道自己也就是庸人一個,也總有一些雜念藏在體內(nèi)難以去掉,。但在這燦燦秋陽下,,蕩舟于大湖中央,我卻是一點兒雜念都沒有,,是在全身心地享受著前所未有的一種沉靜,。人至中年,我已很少寫詩了,,但此刻我完全相信,,自己就是一個行吟詩人,。
白沙湖,在你的胸膛前,,我可以剝?nèi)ナ浪椎囊磺醒b扮,,敞開自己所有的天性。就如佛門所言:一舉得以解脫,,從此再無牽掛,。
三 芳草地上抱膝吟
湖邊巖岸上、坡地間,,是成片成片的果樹林,,這時節(jié)已是綴滿了紅黃果子。磊磊山巖映襯著累累佳果,,讓人心生一派祥和,,也讓人感懷韶光易逝。而巖岸旁,、山坡下,,就是大面積的濕地草甸了。多少年來,,我漸漸養(yǎng)成了一種心性,,就是特別鐘情于水岸邊那青青的芳草地。
生活,、工作在中原內(nèi)地,,不可能長時間盤桓在如內(nèi)蒙古那真正的草原上。但我以為,,正如佛家所說:心中有佛,,在家、出家都是一樣的,。所有我總是把一方面積不算太大的草甸,,當(dāng)做我心目中的大草原。
就像在這白沙湖畔,,頭頂是浩然長天,,空曠而無涯;腳底是碧毯般草甸,,無遮而坦蕩,。大雁排著人字型隊列,遙遙展翅高飛遠(yuǎn)去,。我獨自一人,,在芳草地上盡興小跑起來。一種從內(nèi)心深處涌出的愉悅,,滿溢了起伏的胸膛,。
生存在都市里,,每日奔走于高樓大廈的水泥叢林之間。每每忙過一些時日之后,,我一定會到這樣的“草原”上走一走,,在這不起眼的野花間坐一坐。我會讓自己的筋骨徹底活泛起來,,會不由自主地深呼吸,,深深地一呼、一吸,。雙臂抱著膝坐于草原上,,我感覺自己的血還是熱的,還可以不拘地奔流,;自己的心底還是睛朗的,,還可以縱情而豪放。
漫游于崇山峻嶺,,云封霧鎖之地,,固然神怡;緩步于菊叢梅林,,桃花李海之間,,亦足賞心。但那種心境,,決不同于在這草原上,,更是無法替代。邁步于草原,,端坐于草原,,仰臥于草原,那種灑脫無羈的滋味,,天知,、地知、日月知,,風(fēng)知、雪知,、我自知,。起身站起來,我好似那輕清之天與重濁之地之間的一柱導(dǎo)體,,融通著上與下,,交流著天與地的信息。
看著前方美如琥珀般的白沙湖,,我想,,草原雖然不是我的家,,但草原卻真是我靈魂的故鄉(xiāng)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