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贊窄口精神 品賞龍湖美景
在美麗的金秋時節(jié),,懷著希冀和老朋友急切見面的心情,,與窄口龍湖風景區(qū)再次結緣,。今年春秋兩次領略龍湖風光,,體味窄口精神,,幸甚至哉!特別是此次,,更是以朝圣者的心境融入靈山秀水之中,,拋卻塵世煩擾,遠離喧囂都市,,來到遠山之中的窄口龍湖,,靜靜品味大自然之和諧美。
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此次豫西之行,對窄口有了更深的了解,。這里是人杰地靈,、物華天寶之地的豫西窄口,聚天地之靈氣,,集萬物之韶華,,山青水秀,人勤物豐,。此英雄之人民,,立重整河山之志,樹堅忍不拔之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山辟路,,建壩蓄水,,防洪、灌溉,、養(yǎng)殖,、發(fā)電,建設景區(qū),,發(fā)展旅游,,造福一方,澤被后世,。
往昔之窄口,,山高路遠,窮鄉(xiāng)僻壤,,環(huán)境惡劣,,古老弘農澗河穿行而過,,旱時干涸,澇時成災,,猶如蒼龍,,難以駕馭,千百年來人們只能望河興嘆,!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百業(yè)待舉,,勤勞的靈寶人民以當家作主,、人定勝天之豪情,戰(zhàn)天斗地,,克服千難萬險,,改造自然,重整河山,,興修水利,,努力建設窄口水庫。
一聲令下,,20余萬靈寶兒女和各路支援大軍,,云集窄口,“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參與建設的人民群眾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氣壯山河,,戰(zhàn)天斗地。人們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唱著“澗水流淌千萬年,,弘農嶺上是干原,。今扛鋤頭興水利,明日蕩舟凱歌還”之壯歌,,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改造大自然的斗爭中去,。一時間,五畝鄉(xiāng)長橋,、窄口一帶,,人聲鼎沸,,熱火朝天,。水庫建設者們無住處,就打窯洞居??;無照明,,就點煤油燈。不講條件,,吃苦耐勞,,一心只想修成窄口水庫。從1958年到1973年,,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斷斷續(xù)續(xù),歷經15年的艱辛努力,,并有數十位建設者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終于完成了窄口大壩、主溢洪道,、泄洪洞,、發(fā)電站的建設,后經過多次維修加固,,于1987年通過省級竣工驗收,,正式建成運行,交付使用,,造福著當地數十萬人民:水庫控制流域面積903平方公里,,總水面積350公頃、總庫容1.85億立方米,;水庫海拔580米,,大壩最高處77米,是河南省海拔最高的一座大型水庫,;可灌溉耕地30萬畝,,年發(fā)電1420萬千瓦。并把一個高峽平湖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窄口水庫的建設發(fā)展中形成的窄口精神,,是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是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的成果,,是“紅旗渠精神”的再現,幾十年來,,激勵著一代代的窄口人在發(fā)展建設中續(xù)寫著輝煌,。當我站在窄口大壩上,環(huán)顧四周,,看著一孔孔經過歲月風蝕,、大小不一的殘留窯洞,讀著那依稀可辨的當年的壯志凌云的標語口號,,心潮激蕩,,感慨萬千,,感佩之情油然而生,受到一次深深的心靈洗禮,,為水庫建設者不畏犧牲,、甘于奉獻之精神禮贊!
今日之窄口,,依托水庫,,建成了風光旖旎的龍湖風景區(qū),6000畝的浩淼碧波,,晶瑩碧透,,湛藍的水,蒼翠的山—水因山秀,,山因水靈,。靈秀龍湖滿目皆景:峰巒疊嶂,含煙凝翠,;層林盡染,,秋色醉人;高峽平湖,,波光瀲滟,。可在躍天嶺賞高峽平湖,,桂花峪觀瑤池飛瀑,,明鏡湖蕩激浪飛舟,土窯洞品遠古風情,。還有躍天寨的天然氧吧,,百花爭艷的植物園,奇石密布的臥龍谷,,紅土坡傳說,,以及雄偉壯觀的壩體工程等,偶爾還有白色的鷗鳥掠水而過,,更顯和諧靜美,,空谷悠蕩,氣象萬千……,,這里已成為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品賞龍湖美景,,水是一定要親近的,在此,或沖鋒激蕩,,或舫船細品,,都可揮灑閑情逸致,。燦爛的陽光揮灑在秋風吹皺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我同廣大文友一起乘坐的舫船破風斬浪駛向湖中深處,,四周群山如盆,,盛這一灣碧水;頭頂藍天如洗,,感之無限寬廣,;水如碧玉一般,震撼人的心靈,,大家禁不住慨嘆,,龍湖的水真綠、真凈??!講解員說因為龍湖水質特別好,還在里邊發(fā)現有水母,,這是眾多水庫湖泊絕無僅有的,,大家又是一陣驚嘆!一路行船,一路歡聲笑語,,相機快門“喀嚓”聲不斷,,都要把這難得的美景拍下,留作珍貴的收藏,。返回時“行船入劍門,,抬頭一線天”,舫船駐停在水庫右岸峽谷處,,船大無法進入,,但講解員說小船可進入,內里曲折迂回,,山重水復,,谷底浮水呆呼,兩側陡壁如削,,怪石磷峋,,是一個好去處。近一個小時的水上之旅,,感嘆,!概嘆!驚嘆! 不虛此行,。
夜宿龍湖畔山體開鑿的窯洞賓館,,別有一番感受。一出門便可看到皎潔的月光灑在湖面上,,水中倒影隨著水波顫動,;清新濕濕的空氣沁人心脾,靜謐的夜晚中不時傳來一陣鳥鳴,,一夜休息,,路途的疲意全失。山也是一定要爬的,,次日一大早,,精神飽滿,很早就起來爬山了,,天邊的紅霞映襯著遠山,,天氣微冷,我們迎著朝霞奔向山上,,披荊斬棘,,穿林前行,一路小跑,,爬上山頂竟然冒汗了,,向遠處望去,眼前豁然開朗,,湖天一色,,山水相連,忙取出相機,,按下快門,,拍照留影,把龍湖的山水美景定格,。
聽說這里不僅有風光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靈寶至龍湖沿途的五畝,、盤龍,、臺頭、躍天寨,,構成了龍王降雨的美麗傳說,。位于庫尾的魚窟寺,位置險要,,建筑獨特,,歷史悠久,。沿庫而居的村落院舍,以窯院,、地坑院為主,,極具獨特的風土人情。
這次時間有限,,龍湖美麗的景觀無法一一品賞,,但是我相信,在窄口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龍湖風景區(qū)實現“天藍,、水碧,、山青,、草綠”和風光宜人的目標,打造成自然景觀為基礎,,山水觀光度假和青少年旅游活動為特色,,集觀光、度假,、康體,、游樂和科教為一體的豫西精品生態(tài)休閑旅游基地的目標一定能夠早日實現!
我們共同期待著,!
馬國民 2012年11月1日 于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