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漫灘水利風景區(qū)歸來,,只覺胸懷中的勝景猶帶著山色與水汽,,久久不散。把鬧市塵囂遠遠甩在身后,,我們采風團深入舞鋼郊外山區(qū)的綿延曲線里,。石漫灘風景區(qū)九山四線,,我們只能取一瓢飲,游大壩,,進廊道,,觀奇石,登二郎山,,看民族表演,,嘗蒙古大餐,徘徊上下,,且行且止,。勝游而歸,腦中漸漸浮現(xiàn)出三幅印象深刻的圖畫,。
其一:大壩放水,。一陣滔滔水聲入耳,大壩開閘放水,,我們趕忙把目光和鏡頭對準大壩之下,。只見一張白玉做成的巨大地毯鋪展出天然的優(yōu)美弧線,曼妙的身姿傲立于天地山水之間,,奔騰注入低處的靜流,,一陣翻江倒海,直如混世魔王,,一時暗流亂竄,,何止千條銀蛇。再往下走,,聲勢漸小,。放眼遠處水面,卻似隔岸觀火,,不為所動。人對于水之性知之不多,,但已足夠我們駕馭一條河流,。河水像亂跳亂吼的猛獸一樣,充滿未知和野性,,但已暫時被人類馴服,。改造自然,,不得不懷有敬畏、感恩之心,,“治淮第一壩”給了我這些實實在在的感悟,。
其二:廊道漫步。我們沿樓梯下到大壩的正下方,,一個神秘的小鐵門上面掛著“觀測廊道”四個字,。未到門邊就有一股極陰冷的空氣包裹住全身。大家頓時歡呼,,都喊涼快,。一進廊道,卻驚得面面相覷,,廊道之中實在太涼,,估計鉆進冰箱里也不過如此了。向左側(cè)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一長排小小的臺階延伸到地下十幾米的地方,凝目辨認,,可以看清臺階的盡頭,。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已經(jīng)在水底之下了,。一行人小心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墻面上是庫水滲透的潮濕痕跡。沿著廊道一直走,,身上越來越冷,,后面有人說了句:“令狐沖被關(guān)在西湖底就是這個場景?!蔽覀兌夹?。正在這時,一個嬌小的燕影從眾人頭頂沖過去,,在視線前方稍一停留便消失不見,。我一回神,明白了那是蝙蝠,?;氐嚼鹊篱T口,真切體會到冰火兩重天的滋味,,在門口站著適應一會兒,,才敢出來面對炎熱驕陽。
其三:置身湖面。我們采風團坐快艇去水庫側(cè)面的二郎山,,快艇開到庫水中央時,,風景果然有所不同。碧水千里,,潤風滿面,,騁目暢懷。最可愛的是兩面青山相對而視,,如好友相擁,,如舞者相戲,山脊互疊,,遠近各異,,山頭上的青煙是藝術(shù)家沉思后的揮灑。岸邊臨水之處佇立著幾棟數(shù)十層的高樓大廈,,參與到這兩面山色,、一面大壩和一面無邊水面的景象里。湖因大壩而成,,樓借山水而立,,幾乎讓人分不清哪些是人工、哪些是天然,。
觸動心靈者何止這三處,,人力之美、造化之美多會于此,,徜徉之中,,不經(jīng)意間就心曠神怡。
《快樂閱讀》編輯部 翟炳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