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要選好窩點:常言道:“方釣角,、長釣腰,回水灣處效果好,。盛草邊,、深淺交接點,魚能一天釣到晚”,。再者,,塘邊的突出部或兩塘之間有一個缺口,知道水下有亂石,、少量的樹枝,、高低不平的地方都是好釣點,布餌后,,這些地方會見有魚起絲星,。按照上述方法選窩,,只要塘中有魚的話,一般都不會放空,。當(dāng)然,布窩點的多少要因塘而宜,,一般2至3個為好,,如果塘大,一時不好釣的話,,可多選幾個,,力求選到最佳的釣點。
二是誘餌力求經(jīng)濟(jì)管用,,但要有針對性,,野塘都是以釣鯽魚為主。在混養(yǎng)塘有大魚就用釣大魚誘,、釣餌,,力求收獲最大化,一旦有大魚進(jìn)窩,,小魚就搶不到上鉤的機(jī)會了,,釣到大魚后因為遛魚,會將所有小魚都驚跑,,甚至報廢這個窩點,,可以采取息窩幾十分鐘或續(xù)窩、更換窩點等方法再創(chuàng)新戰(zhàn)果,。
三是掌握提竿時機(jī),,有的魚是抬漂,有的魚是黑漂,,有的魚是拖漂,,每次都不要性急,不要一見漂有沉浮就迫不及待地提竿,,一般對抬漂,,或是黑漂的情況,不用說,,要堅決提竿,,但提竿也是要講究技巧,輕輕抖動手腕,,提竿繃線,,遛魚上手。不能猛烈向上抬竿,,因為用力過猛,,一是周圍有樹的話會可能拋上樹枝廢了鉤線,;二是提竿過猛,會出現(xiàn)釣線離水形成涮水,,造成異常的響聲驚跑魚群,;三是容易把魚唇繃脫,跑了魚不說,,且長期這樣不正確的提竿,,會容易患上“釣魚肘”病,影響日后的垂釣活動,。
四是釣到大魚時,,起竿、遛魚不能蠻干,,要講究技巧,。魚上鉤后,為防止其掙扎掉頭向深水逃竄,,一是迅速向左或右側(cè)橫竿,,先穩(wěn)住魚的第一次奔逃,二是待這一回合以后,,要主動地不停地遛魚,,提魚頭出水面3—5次(我們稱之為“灌水”)不讓其喘息,直至魚肚朝上,,任你擺布時就可用抄網(wǎng)收魚了,。(溫馨提示:不要每次都抱著釣大魚的幻想去使用粗線大鉤,要視塘里的魚情而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