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利風景區(qū)
標題: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濟超到黃河故宮調研文旅融合發(fā)展工作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22-1-7 14:19
標題: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濟超到黃河故宮調研文旅融合發(fā)展工作
12月24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濟超帶領調研組深入我縣,,調研文旅融合發(fā)展工作情況。省人大民僑外委主任委員,、常委會民僑外工委主任賈瑞琴,,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一級巡視員李學義,省人大常委會民僑外工委副主任仝俊寬,,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朱建偉參加調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葛探宇,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平啟,,市文廣旅局副局長劉立東,,縣領導王亦山、張戊己等分別參加調研,。
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嘉應觀黃河故宮博物館,詳細了解博物館設計風格,、展廳布局和展品布置情況,。調研組指出,要充分認識到黃文化的重要意義,,場館建設,、展品陳列和展廳布局要把史前文化發(fā)展系統(tǒng)呈現出來,從時間維度,、空間維度,、文化維度等方面講清“從哪來、到哪去”的文化脈絡,,打造文化氣息濃郁的特色博物館,,全面提升觀展體驗。
第一板塊是走進黃河文化之鄉(xiāng)武陟,,武陟是中國黃河文化之鄉(xiāng),嘉應觀作為黃河文化的核心地標,記錄了黃河五千年的厚重歷史與治水歷程,也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與生態(tài)保護"這一國家戰(zhàn)略的重要節(jié)點“,。嘉應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qū)、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水情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培訓基地,、勤政擔當廉政教育基地,,是武陟打造的一個綠色旅游亮點,是“中國黃河文化之鄉(xiāng)”一張光彩奪目的名片,。第二板塊是武陟治黃興水總體,,“一座嘉應觀,半部治黃史”,。嘉應觀與其說是一座黃河龍王廟,,還不如說像一座中國歷代治理黃河專家的陳列館更為恰切。這里除禹王殿里供奉著中國最早的治水偉人大禹的塑像外,,還同時供奉著謝緒,、賈讓、王景,、賈魯,、潘季馴、陳鵬年等從西漢到清朝的十多位治河名臣的塑像,,這在別的龍王廟是絕難看到的,。最后一個板塊是與白鹿倉的合作,共同打造非遺文化,,歷史古跡與現代娛樂文化相結合的旅行圣地,,更好的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調研組實地了解了我縣沿黃生態(tài)文化旅游帶建設情況,。調研組指出,,要統(tǒng)籌推進生態(tài)保護治理工作,深挖黃河文化內涵,,用好嘉應觀水情教育基地這一特色優(yōu)勢,,找準生態(tài)環(huán)境、治水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的結合點,,走上文旅融合“快車道”。
調研組在實地察看黃河故宮博物館后,,對我們景區(qū)搭建好傳統(tǒng)文化展示平臺,、打造“治水文化”歷史長廊的舉措表示充分肯定,指出要以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為契機,,高質量推進黃河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工作,,完善文化旅游休閑產業(yè)鏈,,打造有強大影響力的文旅品牌。在傅作義治黃辦公舊址,,調研組指出,,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做好文物保護和合理開發(fā),,讓群眾近距離學習革命歷史、接受紅色文化熏陶,,高質量打造紅色教育基地,。要在本土特色黃河文化傳承保護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推進旅游開發(fā)工作,,持續(xù)完善基礎設施,,強化運營管理,推出文創(chuàng)精品產品,,提高黃河文化旅游的吸引力,、競爭力,做強黃河文化旅游產業(yè),。
(新聞來源:武陟縣嘉應觀景區(qū)管理局)
歡迎光臨 河南水利風景區(qū) (http://stytsj.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