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黃河
葉劍秀
走近黃河,,去聆聽她的心音,把自己的身心融進去,,心靈的張揚仿佛也在無限地延伸,。觀瞻黃河,,去領略她那天然的渾厚雄壯,,心也就跟著超脫奔騰起來。
感受黃河的最佳去處是鄭州市黃河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
這里是中華民族發(fā)源地的核心部位,,南依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鄭州市,西鄰九朝古都洛陽,,東靠七朝古都開封,。處于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是黃土高原的終點,,華北大平原的起點,。站在景區(qū)的邙山之上,東觀京廣鐵路,,西望楚漢爭霸古戰(zhàn)場,去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fā)展的史詩,,去感嘆黃河文化的豐厚與燦爛,。
黃河是一條舉世矚目的萬里巨川,似黃龍臥野,,以其“萬里黃河萬古流,,哺育群生半九洲”的氣勢,決昆侖,、觸龍門,、驚天動地走風雷,、氣吞萬里,魂統(tǒng)九洲,,雷奔大海,。
黃河流經(jīng)鄭州市黃河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更以其“懸,、險,、蕩、闊,、濁”之奇,,構成一幅百里山水畫卷。身居邙山之巔,,可謂“登北邙舉高瞰遠,,氣象萬千,廣闊無垠,,浩浩乎神州大地,。”恍若置身悠悠華夏搖籃之中,,盡享激情飛蕩的愜意,。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代詩人李白把黃河一瀉千里、勇往直前的磅礴氣勢,,描述得酣暢淋漓,。
“覽百川之弘壯,莫尚美黃河,。發(fā)昆侖之峻極,,出積山之嵯峨?!边@是晉成公在其《綬大河賦》)的傳世名言,,寥寥數(shù)語,把黃河的壯美描述得如此飄然俊逸,,令人贊嘆不已,。
文韜武略的毛澤東主席在一九五二年視察黃河時,卻沒有賦詠黃河的詩興,,更沒有留下指點江山的激揚文字,, 而是表現(xiàn)出了政治家的憂患和信念。他眺望著濁浪東逝的黃河,感慨萬千:黃河是養(yǎng)育中華民族的搖籃,,又是連年征戰(zhàn),、亂砍亂伐造成的一條害河。俗話說得好,,黃河九曲十八彎,,富了前后套,害了山東和河南,。它一出三門峽,,就像一匹收不住韁的野馬,放縱奔騰,,搞不清會在哪里出亂子?,F(xiàn)在到了我們手里,一定要馴服它,,絕不能再讓它出亂子,,要確保黃河的安全,確保黃河鐵路橋的安全,。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這就是新中國人民的領袖和古代君王的不同。一個用優(yōu)美的文字贊美黃河,,一個以睿智的思維去正視黃河,。一代偉人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昭然華夏,。
約在3500年前,,黃河中下游的殷商王朝和埃及、巴比倫并稱上古代時代三大著名帝國,。自殷商王朝起,,至北宋的3000年左右時期內,黃河中,、下游都是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居住在這一地區(qū)的黃,、炎兩族定居中原,因最早進入階級社會和建立國家,,便融為一個民族叫華夏族,。華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后世漢族也稱炎黃子孫,。
鄭州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的山上,矗立著炎黃二帝塑像。塑像以山為體,,使山人合一,,渾然天成,融黃河,、黃土,、黃帝三者為一體,以體現(xiàn)與大地共生,,與山川同在,,與日月齊輝。一個威武剛強,、鳳目龍隼,、氣宇軒昂,一個廣額純樸,、智慧慈愛,,包容了中華民族的崇高品質,體現(xiàn)了不屈不撓,、勤勞勇敢和開拓前進的宏偉氣概,。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延續(xù)最久,影響最大的文化,,它發(fā)源于黃土河沿岸,,后向周圍擴散,從中華文化的發(fā)源,、擴展和波及范圍可見,,以黃河為主軸的鄭州地區(qū)是中華文化的搖籃。
炎黃二帝的面前,,就是奔流不息的黃河,。
我們習慣把黃河叫母親河,黃河,,一直被奉為中華民族的搖籃,。炎黃子孫在黃河的哺育下繁衍生息,華夏民族在黃河的滋潤成長壯大,。
鄭州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的五龍峰山中,,用漢白玉雕刻成一尊塑像,通體呈乳白色,,名曰“哺育”,。一位“母親”發(fā)束微髻,身裝唐裝,,懷抱甜睡的嬰兒,,形態(tài)凝重而高潔,表情安詳而慈惠,她背依巍巍岳山,,面向滔滔黃河,,在壯麗山河的映襯下更顯得端莊、惠美,?!澳赣H”是黃河的象征,黃河是母親的化身,。塑像形象而生動地表達了黃河與華夏民族的血肉聯(lián)系和母愛親情,。這尊塑像是對母親河的最好解讀和詮釋。
遙想遠古洪荒歲月的堯,、舜時代,,人類生存的最大危害莫過于洪澇災害了,于是就有了歷史上大禹治水的經(jīng)典華章,。
大禹治水的位置在滎澤,,即現(xiàn)在鄭州生態(tài)旅游風景東部的大平原。禹經(jīng)沿途考察,,認為滎澤是治好水災的關鍵所在,,遂決定把滎澤作為治水的重點。疏浚河道,,開挖溝渠,,將滎澤之水排入海里去?!端?jīng)注》引《晉地道志》稱:“濟自大坯入河,,與河水斗,南溢為滎澤,。昔大禹塞其淫水,,而于滎陽下引河東南以通淮泗?!边@便是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1984年鄭州市人民政府在生態(tài)旅游風景駱駝嶺主峰之上,,修建大禹塑像,。塑像坐西朝東,面向黃河及東部平原,。大禹頭戴斗笠,,身穿粗衣,右手持耒,,左臂揮揚,,形象樸實莊重,,充滿智能和力量。塑像正中嵌有一碑,,鐫刻“美哉禹功,,名德遠矣”八個大字,,追憶大禹治水“過門不入,,誕子不親,終使洪流歸大海,;善言是拜,,寸明是惜,長留典范育斯民”之功德,。
黃河其患,,災難深重。大禹治水其后,,歷代后人前赴后繼,,治理黃河,整修加固,。戰(zhàn)國時始出現(xiàn)堤防,,兩漢以后已形成初具規(guī)模的堤防體系。至唐宋,,黃河之上便有了“地管御河,,商旅往返,船乘不絕”的壯觀場景,。
短暫的繁華難易掩飾黃河的野性,,流年的太平轉瞬即逝。直到解放時黃河一直在黃,、淮,、海平原上橫沖直撞,潛在的隱患時刻危及眾生,。究其根源,,缺乏的是宏觀制空,綜合治理,。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對黃河堤防進行了四次大規(guī)模整治,完成土方5億多立方米,,相當于開挖兩條巴拿馬運河,,改成石壩、石垛5000多道組成幾百處抗擊洪水的前沿陣地,,背河洼地放淤固堤500多公里,,取得四十年不決口的偉大勝利,。至1985年,國家用于防洪工程的總費用過52.68億元,。
在鄭州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游覽,,有幸一睹桃花峪的風采。
桃花峪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自然景觀由山水,、溝谷、平原構成,。桃花峪處于黃河沖積扇的頂端,。河流一般以河形劃界,在桃花峪以下沖積形成的河床擺動比較大,,在其上則擺動不太明顯或幅度較小,,自桃花峪以下,河出峽谷進入黃淮海沖積大平原,。桃花峪以上為黃河中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為黃河下游,。
桃花峪導控工程位于鄭州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內,,壩體結構均為充沙長管袋褥墊沉排,拋石護根,。壩體建成后,,配合小浪底水利樞紐調水調沙,減少對邙山的沖刷,。站在桃花峪黃河中下游分界處向下俯瞰丁字壩,,蔚為壯觀。
“引黃入鄭工程”邙山提灌站,,位于黃河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五龍峰景區(qū)的中心,。整個水利工程氣勢磅礴,提灌站前有一個巨大的沉沙池,,面積三百一十畝,,水面寬闊;提灌站泵房巍峨聳立,,兩級提灌,,總揚程八十六米,八條輸水管道猶如八條巨龍蜿蜒在山梁上,,提水能力十立方每秒,;輸水干渠總長二十四公里,渠道通過六條隧道,,五座渡槽,,三個沉沙池,,一百余座橋、涵,、閘,、壩。目前提灌站承擔著鄭州市區(qū)65%以上的源水供應,,成為鄭州市的生命線,。
如今的黃河之岸,金濤濁浪,,奔流不息,,遼闊無垠,氣象萬千,。邙山之下的星海湖碧波蕩漾,綠色長堤,,薄霧輕紗,。沼澤濕地,生態(tài)園林,,銀鷺飛翔,。曲徑通幽之處,馨香彌漫,,沁人心脾,,疑入仙境。放眼遠眺,,藍天彩霞,,奇妙無窮,遐想無盡,。
游覽鄭州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親近黃河,解讀黃河,,感受黃河,,既能體會到黃河母親的寬厚包容,又能頓生愛國,、思古的豪邁之情,。
黃河是中華民族之魂,她的氣度在于,,激勵著炎黃子孫不畏艱險,,闊步向前,她是華夏民族的精神象征,。黃河的偉岸豐姿,,歷史銘記,。黃河的狂放執(zhí)著,必將啟迪中華兒女去開創(chuàng)新的天地,,造福人類,,惠澤華夏!
作者簡介:葉劍秀,,男,,1960年1月出生,魯山縣人,。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先后出版過紀實文學集《為警無言》、長篇小說《野太陽》,、小說散文集《黃土厚韻》,,現(xiàn)任魯山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
地址:河南省魯山縣文聯(lián)轉作協(xié)
郵編:467300
電話:13461261188 13703409787